央广网长春8月17日消息(记者 于中涛)8月1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吉林省编办主任尹怀、吉林省档案局局长杨川出席了上午的开幕式。杨振斌、尹怀、张东刚先后致辞。来自全国25所大学、研究机构和相关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以及吉大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吉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日本侵华档案整理研究团队首席专家王胜今主持。

杨振斌在致辞中代表吉林大学向与会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回顾了70年前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介绍了吉林大学社科研究的底蕴优势和整合校内外优势学术资源,与吉林省档案馆合作成立“吉林大学日本侵华史研究中心”,承担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全面开展日本侵华档案整理和研究的相关工作情况。杨振斌强调,本次研讨会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示精神,在国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学术会议。教育部对吉大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肯定和鼓励使我们深受鼓舞,吉林大学一定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在推动校馆合作、人才队伍建设、整合校内外优质学术资源、推进协同创新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推动“吉林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中若干重大侵华罪行研究”课题研究取得更多高水平成果,不辜负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对吉大的信任,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努力作出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主编尹怀在致辞中说,70年前的今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要记得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是付出了巨大伤亡代价赢来的,要记得还有3500万同胞的血债没有偿还,要记得至今战败国仍未诚恳道歉,要记得仍然有人觊觎着我们美丽的大好河山。尹怀强调,通过这次大会,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必将开出绚丽的爱国主义之花,使爱国主义的旗帜高高飘扬,使共和国的旗帜增光添彩,使爱国主义理念在课堂上、社会上更加深入人心,让各种史料为民族振兴服务找到更广阔空间和更高平台,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人才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张东刚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同时为高校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他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召开此次研讨会,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必须面向现实,解决国家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吉林大学向来有大局意识,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东北亚研究方面取得大批优秀成果。吉大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与吉林省档案馆合作建立日本侵华史研究中心,运用新发掘的史料研究日本重大侵华罪行,并精心组织了这次大型学术研讨会,运用新材料、新成果回击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罪行的谬论,用如山铁证捍卫历史正义,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探讨在新形势下改善中日关系,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缔造21世纪亚洲和平发展美好未来的途径,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张东刚强调,高校人文社科工作者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深入系统进行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相关专题的学术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由吉林大学、吉林省档案馆共同主办,吉林大学日本侵华史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题为“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会期一天,共有34位专家学者代表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抗日战争史、日本侵华史和中日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大会同时形成了近40万字的论文集,共收录论文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