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快讯>正文
校园快讯
吉林大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研究课题组”召开专题研讨会
作者:中国吉林网  时间:2010-02-09  点击数:

[中国吉林网消息]昨日,以吉林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胜今教授为首的吉林大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研究课题组”召开专题研讨会,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讨论。与会学者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中,长吉两个城市经济一体化要先行先试,打造长吉经济带。吉林大学社科学部学部长、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朱显平,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潇、赵儒煜、吴昊等参加了研讨。

培育长吉图为新的增长极

研讨会上,王胜今教授在分析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问题提出及相关背景后指出,从空间条件、经济基础、政策条件、人文社会因素等方面来看,长吉图地区是吉林省内各个区域中最有条件实现快速培育增长极的地区。

比如从经济基础看,吉林省主要的产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微电子、现代农业、旅游业等都布局在这一地区,只是这些产业没有发挥出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特别是汽车产业,作为吉林省产值最大的产业,由于主要企业未在当地布局配套企业,使得其产业集群形成缓慢,省内产业链断缺,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区域经济拉动效果。如果在产业集群、产业链打造上下功夫,这一地区的产业基础将直接对其增长极做出积极贡献。培育长吉林图区域为东北地区新的增长极,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加速培育增长极促我省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出来增长极的拉动作用。就东北地区而言,已经形成比较强劲的增长极的区域,主要包括辽宁省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经济带、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城市群,黑龙江省的哈大齐经济带等地区。从GDP的对比看,吉林省的长春、吉林两市GDP相对上述地区仍然较小,在与上述增长极的资源集聚竞争中基本处于劣势。

而且,长吉两市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产业结构契合程度低,经济联系不够紧密,使得吉林省缺少了一个具备足够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由此,加速培育吉林省的增长极,是推进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当务之急。

增长极关键点在长吉两市

长吉图要成为新的增长极,这个“极”的关键点就在长春和吉林,长吉两个城市一体化要先行先试,打造长吉经济带,因此要加快长吉一体化建设步伐,这是参会学者们的一个共识。

赵儒煜表示,长吉图建设中,长吉应先行先试,先走一步,“长吉不能实现一体化,长吉图也就不可能实现,也就谈不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带动作用。”

因此,与会专家们认为,从大的范围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来说,在推进产业布局的调整同时,集中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可以推进新的增长极建设,另一方面,确保区域地理空间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与环保的统筹兼顾。

巩固农业同时腾出工业空间

在农业布局方面,大胆推进“东拓西进,保中增边”的战略调整。吉林省作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就布局在长吉图区域内。在此,长吉图地区要快速成为新的增长极,特别是长吉工业带要实现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布局,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间条件做支撑。

为此,应加快吉林省西部高效农田建设,同时推进以珲春为龙头、以延边州为依托、上连吉林、下连通化的“扇形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的建设,以在不损害原农业主产区农业生产基础上,为长吉工业带腾出一定的地理空间,并在总体上巩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优势。

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在工业布局方面,借助长吉地区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和东北亚合作平台在技术合作开发、技术引进、内外资引进上的便利,优先在长吉工业带集中布局现代制造业。改造已有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使之向电动汽车、精密化工、高端食品加工、特色机械制造业方向转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集群;大力扶植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引进环保产业和环保技术。

由此,在长吉工业带建设多个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产业基地,为新增长极的形成奠定产业基础。

利用展会平台布局服务业

在长吉图地区的中蒙达通道沿线,特别是长吉之间、珲春、图们等地,建设现代仓储物流中心,构建以中蒙达通道、哈大线、东边道等干线为依托、沟通东北经济区以及中、蒙、俄、朝、韩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

在其他服务业方面,应集中于长吉地区布局总部经济、金融保险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业、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长春,作为吉林省政治经济的中心,有雄厚的产业合作基础,有较好的社会文化背景,有较多大专院校的智力支撑,有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农博会等多种会展平台,非常有利于集中布局上述产业。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信息管理和技术维护: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管理员信箱:zygl@jlu.edu.cn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

网站导航

当前访问量: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