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快讯>正文
校园快讯
董申保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作者:地球科学学院  时间:2010-02-25  点击数: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董申保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1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3岁。

董申保院士遗体告别仪式于2月25日上午9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厅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朱镕基、李岚清、吴官正、刘延东、李源潮、张高丽、张德江等送了花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国家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来等也献了花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总工程师张洪涛,武警黄金指挥部总工、少将闫凤增,国家地质调查局原局长孟宪来等600余人参加了董申保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校长展涛、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和董申保院士的老同事及学生等敬献了花圈。展涛、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韩晓峰先后到家中看望了董申保院士的夫人寿曼丽女士。受陈德文和展涛委托,韩晓峰率领地学部及相关学院的有关人员前往北京吊唁。

董申保院士是吉林大学地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为吉林大学地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永远怀念他!

董申保院士永垂不朽!

董申保院士生平

董申保先生1917年9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1年在西南联大攻读硕士学位,研究云南昆阳群变质岩,1944年毕业,留校任教。194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转入克莱蒙费朗大学,研究法国中部高原的变质岩系。

新中国成立后,董申保先生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于1951年2月辗转回国,毅然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回国之初,董先生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1952年,借调长春参与组建东北地质学院,1953年任教授。历任东北地质学院(后改为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副主任、主任(1952-59)、院长助理(1959-66)和院长(1978-83)。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调回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授。

在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上,董先生被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5年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二届“蔡元培奖”。

董先生是中国变质地质学的主要奠基人,七十多年勤奋耕耘,为我国地质科学与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早在1950-60年代,董先生带领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师生对山东、辽宁、吉林及河北等地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区进行了1:20万地质调查,提出了变质建造概念和混合岩化成矿理论,对开展我国变质岩区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980年代初,董申保教授领导了中国第一代变质地质图编制与研究工作。于1986年出版了《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及其说明书》(中、英文版)和《中国变质作用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等成果。系统划分和论述了中国变质地质单元、变质作用类型、变质相、变质相系和变质旋回等,论述了中国大陆变质作用过程与形成演化历史。国际变质带编图分会主席H. J. 兹瓦特(Zwart)教授对中国变质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图无论在理论还是研究方法上都优于国际同类图件的水平。该项成果于1987年获得“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于1988年在长春组织召开了“变质作用与地壳演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在国际变质地质学杂志(JMG,1993)上出版了论文专辑,使得中国变质地质学研究走向了国际舞台。

完成变质地质图编图工作后,董先生开始研究蓝闪石片岩型低温高压变质作用。在国际上较早地注意到蓝闪石片岩的成因不局限于洋壳俯冲带,也可能出现在与陆壳俯冲有关的板内环境中。他发表于地质学报(中文、1989,英文、1990)的文章,被前苏联同行译成俄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董先生领导的课题组对扬子克拉通北缘蓝片岩和有关榴辉岩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陆壳俯冲型高压变质作用的典型实例,并发表了英文版专著 (科学出版社,1996)。获得了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90年代中期以后,董先生又致力于研究花岗质岩石。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花岗岩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花岗岩拓扑学”的理论。强调以地质环境为前提,通过对花岗岩系列中不同岩石类型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从整体上反演花岗岩自然体系的源区状态及演化过程, 揭示花岗岩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

近十年来,进入耄耋之年的董先生仍然孜孜不倦、潜心治学。由于高度近视和多年白内障使他的视力非常弱,就借助于放大镜和夫人的帮助阅读文稿、撰写文章。在这种情况下,还发表了十余篇科研论文,完成了20余万字的有关花岗岩拓扑学的文稿。即便是在晚期病重及住院期间,也常常和有关人员一起讨论研究课题和学科进展。

作为地质教育家,董先生对我国地质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原长春地质学院工作的32年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很多都成为地质勘探、能源资源等行业以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部门的骨干和带头人。初到长春时,面对师资缺乏的困难,他主动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尤其在变质地质学领域培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使我国变质地质学研究从无到有,并享誉国际。长春地质学院能够成为一所基础理论雄厚、学科特色突出、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国家重点大学,董先生功不可没。在古稀之年回到北大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工作在教学一线,为研究生授课,并亲自指导了十余名青年学者从事变质作用研究,使得北京大学“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团队成为了国家创新研究群体。

董申保先生不但全身心地投入于地质科研和教育工作,而且还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早在西南联大和法国求学期间,他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于1951年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董先生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评议组成员(1979-83)、吉林省地质学会理事长(1980-84)以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1979-88)等职。

董先生一生衷心地热爱祖国和人民。作为学者,他学风纯正、实事求是、治学严谨;作为师者,他仁心博爱、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作为一代大师,他学问精深、胸怀广阔、淡泊名利。他的一生,是高尚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更是辉煌的一生!

董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成果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的辞世是我国地学界不可弥补的损失。他崇高的思想品德为后人树立了学习典范,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后辈学子们奋发图强、建设祖国。

董申保院士千古永垂!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信息管理和技术维护: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管理员信箱:zygl@jlu.edu.cn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

网站导航

当前访问量: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