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校园快讯>正文
校园快讯
“我爱我的祖国”吉大暑期社会实践:材料学院“信望爱”支教团走进甘肃
作者:宣传部  时间:2009-07-20  点击数:

6月30日下午,吉大“信望爱”支教团经过了三天旅程来到了甘肃省会宁县铁木山小学,开始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此次活动成员分别来自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07级8名同学和经济学院1名同学,大家都怀着炽热的心来到了祖国西部,希望能给山区的孩子带来信心、希望与关爱。

在铁木山小学校长的帮助下,支教团的男生在刚放假的六年级教室里安顿了下来,床是由桌椅拼成的,女生则住在学校的办公室里,校长在学校的厨房里教会了我们如何生火做饭。

第二天支教活动就正式开始了。每天上午,成员们帮助完成学校原有教学计划,下午按原计划开展课外拓展教学。因为学校位于山区,学生们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英语也存在发音不准、口音较重等问题。支教团成员特意准备了普通话与英语的课程。山里的孩子能接触到的课外书籍十分有限,学校里的自然、科学、社会等课都没有专门的老师,课程数量也十分有限,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于是支教团开设了古诗词、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等课程,而且向学校捐赠了书籍和文体用品。

铁木山小学位于会宁县头寨子镇一个叫做铁葫芦的庄子里,全校六个年级总共只有98名学生,其中三年级只有9名学生,而全校的老师也只有8名。学校是十几年前由当地人捐资修建的,教室与桌椅都已经相当陈旧,教学条件十分有限。学生每天上学都需要走很长时间的山路,其中最远的要走两个多小时。而且孩子们上学基本都是用跑的,他们所走的时间比我们正常走路花的要少的多。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学生们午饭就是自己带来的干粮,渴了就喝一口水窖里打上来的雨水。条件是艰苦的,但学生们每天六点多就来到学校,蹲在教室外面开始他们的早读。

除了教学,支教团的成员还分成了五组利用了两天的课外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与当地老乡进行交流,同时对当地的教学和生活情况进行调研,他们的生活很困难,但对教育还是很愿意投入的,“只要孩子能考上,就会一直供下去”。期间支教团还组织了各种文体活动,给孩子们播放了电影动画,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并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短短的几天教学,大家都感受了很多,王亮、苏丽萍、陈露叶、赵亚峰……这样的名字都铭记在支教团9个人的心间。7月7日支教团离开了铁木山小学,结束了此次支教活动,而他们的志愿活动远未到终点……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信息管理和技术维护: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管理员信箱:zygl@jlu.edu.cn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

网站导航

当前访问量: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