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记者王松林综合】3月20日下午,“吉林大学与东北师大附中人文社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仪式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仪式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作专场讲座。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在致辞中表示,吉林大学为国家、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东北师大附中与吉林大学合作过一系列人才衔接培养项目,如“英才计划”“理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都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此次“人文大讲堂”的开设标志着东北师大附中与吉林大学开启全面的人才衔接培养项目。
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在讲话中对“人文大讲堂”的开设表示祝贺,并表示,“人文大讲堂”的开设能够帮助学生启迪思维、提高兴趣,充分践行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他勉励在场学生深刻思考,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励志图强;希望东北师大附中能够乘新时代东风,再创辉煌。


活动中,孙正聿教授作题为“马克思与我们”的专题讲座。他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并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他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了从书籍阅读和人生成长中真正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并从人生观、历史观、时代观、理想观四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想成果。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哲学相关问题与孙正聿教授进行交流和探讨,孙正聿一一予以耐心解答。
东北师大附中高二28班刘蔚池同学在讲座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孙正聿先生的讲授对我们来讲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升华,更是一种灵魂上的洗礼。马克思不再是凝固的画像,而是脱然于概念外鲜活的生命,让我觉得愈发可爱了起来。通过先生的讲授,我觉得哲学是有灵与肉的,是丰富的、批判的,也是反思的。”
陈思霖同学说:“孙正聿教授为我们讲解的‘马克思与我们’使我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生活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孙正聿教授对我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详细而易懂的回答,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
据悉,“吉林大学与东北师大附中人文社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是吉林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开展的合作交流项目,旨在推进一流大学与优质高中人才衔接培养,在人文社会科学维度形成切实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项目包括吉林大学教授作客“人文大讲堂”以及到东北师大附中开展校本课程等内容。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社会科学处、哲学社会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